為構建“大中小銜接、校內外協同”科技教育新生態,培養未來科技創新人才,近日,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《關于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。{p}《意見》如何推動各學段科技教育有效銜接、實現融合貫通培養?中小學尤其是農村中小學如何開展科技教育?科技館等社會科普資源如何推動科技教育?11月12日,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《關于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的意見》有關情況,并給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。{p}會上,同濟大學黨委常委、副校長許學軍指出,青少年科學素養、創新精神,直接關系國家未來科技創新實力。科技教育是破解當前教育問題、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,而《意見》是破解科技教育“學段銜接不暢、資源分布不均、理論與實踐脫節”等問題的關鍵方案。{p}關于科技教育的開展,湖南省東安縣耀祥中學的科技教師胡國柱,介紹了耀祥中學立足鄉土實際、挖掘本地資源、通過多學科融合的教學方式開展科技教育的實踐經驗。他認為,農村科技教育無需照搬城市模式,可以依托鄉土資源,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。{p}去年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以及今年發布的《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》,錨定了“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”目標,圍繞“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”,多次強調“著力加強創新能力培養”。{p}發布會上,許學軍對《意見》作解讀時表示,在此背景下,教育部等七部委聯合出臺《意見》,深刻把握了新時代青少年科技教育戰略價值,彰顯構建“大中小銜接、校內外協同”科技教育新生態的緊迫性。{p}許學軍指出,從戰略意義上講,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的內在要求。教育強國的核心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,這類人才須具備應對未來科技挑戰的綜合素質,而科技教育是關鍵載體。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是落實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體化發展的戰略布局,也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長遠之策。通過一體化科技教育早期發現科技“好苗子”,暢通成長通道,為國家持續輸送戰略科學家、卓越工程師與高水平創新團隊。{p}在許學軍看來,《意見》既是落實《教育強國綱要》的具體舉措,也是破解科技教育“學段銜接不暢、資源分布不均、理論與實踐脫節”等問題的關鍵方案。{p}“這次的文件出臺,尤其注重育人目標和資源的有效銜接,通過高校、科研院所與中小學深度合作,有序開放科研優質資源,為‘小學激發科學興趣、初中夯實科學基礎、高中引導創新實踐’的階梯式成長路徑提供了有力保障。”許學軍認為,《意見》也推動構建了螺旋上升的科技教育課程體系,不僅打破了學科壁壘,更加強化科學、技術、工程、數學的STEM教育跨學科融合,并將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物質科學、生命科學等國家戰略急需的科技前沿內容,分學段、分層次融入課程體系。{p}“《意見》提出要依托高校探索建立大中小科技教育共同體,為科技教育提供人才與組織支撐。”許學軍認為,大學要在課程建設上發揮“引領”作用,在師資培育上發揮“賦能”作用,在資源共享上發揮“貫通”作用,主動將優質通識課程、教授科普講座等轉化為線上資源,加大幫扶和支教力度,服務和支援教育資源薄弱地區,讓偏遠地區共享高質量科技教育資源。{p}此外,許學軍指出,《意見》首次提出科技教育是破解當前教育問題、完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舉措。最大的創新是充分凸顯了科技教育的內涵,與傳統意義上的科學教育不同的是,科技教育不僅僅是科學思維的培養,更重要的是在資源上實現橫向銜接,匯聚優質科技資源導入到中小學教育;在課程上實現學科交叉,將前沿科技分學段、分層次融入到課程體系,從而更好地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,培養科學思維與探究能力,實現培養科技后備人才的目標。{p}介紹中小學科技教育課程體系建設相關情況時,田祖蔭談到,修訂完善落實義務教育、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,將科學素養培養要求融入各學科課程標準,強化跨學科概念和科學思維方法的滲透。一至九年級開設科技類課程,獨立設置信息科技課程,各學科開展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。普通高中設置物理、化學、生物、技術必修學分,獨立設置信息技術、通用技術課程。{p}對此,田祖蔭表示,《意見》遵循學生認知發展規律,著力構建“階梯式”育人體系。小學低年級重在通過生活化、游戲化情境,點燃和呵護好奇心;小學中高年級引導學生通過“做中學”深化概念理解,建立跨學科聯系;初中階段聚焦真實問題解決,開展跨學科項目式學習,推動學生從現象認知向規律探究與方法掌握過渡;高中階段鼓勵學生接觸科技前沿,進行實驗探究和工程實踐,系統掌握科研方法。{p}發布會現場,湖南省東安縣耀祥中學的科技教師胡國柱,介紹了他在耀祥中學立足鄉土實際、挖掘本地資源、通過多學科融合的教學方式開展科技教育的實踐經驗。{p}“如果學生要開展一個‘農作物病蟲害防治’的項目,就必然涉及到生物學科的知識;如果要設計一款省力實用的農具,就離不開物理原理的運用。”胡國柱舉例說道,“再比如,我們有一門設計投石器的課程,學生不僅需要理解物理中的杠桿原理、力矩、能量轉換等概念,還要運用數學知識去計算力臂長度、投射角度與距離的關系,甚至可能用到編程技術,去編寫一個程序模擬投射軌跡。在這個過程中,學生可能就不會再感覺到物理公式與數學函數的枯燥,因為它們直接決定了作品的‘戰斗力’,同學們樂在其中。”{p}耀祥中學是一所農村中學,而胡國柱已投身農村中小學科技教育工作24年。胡國柱說,由于教學受限于資源短缺,他曾經要帶領學生用2000元的設備對抗價值20000元的設備,還要用3D打印機自制買不起的零件。{p}可喜的是,近年來,東安縣十分重視科技教育,耀祥中學也從最初由50平米廢舊的乒乓球室改造的科技活動室,發展為如今與企業共建的300平米智能機器人教育實驗室;科技裝備也從寥寥無幾,發展到如今機器人、航海模型、車輛模型、無人機都頗具規模。{p}“《意見》提出構建協同育人體系、創新課程生態等要求,精準切中了農村科技教育的痛點,為我們指明了前行的方向。特別是《意見》強調的‘因地制宜、分類推進’原則,讓我們意識到農村科技教育無需照搬城市模式,完全可以依托鄉土資源,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。”胡國柱說。{p}據田祖蔭介紹,各地在推進科技教育的過程中積極探索,大膽創新,形成了一系列可借鑒、可推廣的實踐案例。如,浙江率先將通用技術、信息技術納入高考選考科目,堅持37年開設初中綜合科學課程。江蘇發布《科技教育課程指導綱要》,系統推進建設跨學科整合課程,并配套開發覆蓋全學段的28冊課程資源。上海成立科技教育教研中心,依托16個區教育學院組建科技教育教研團隊,通過抓教研提升教師對科技教育的理解和實施水平。{p}此外,重慶今年市級財政經費投入1000萬元,在全市建設20個中小學科技教育實驗室,計劃5年建設100個,從硬件條件上做好保障。陜西建成省市縣三級科技教育協同創新中心78個,培育科技實驗學校630所,推動形成以城市輻射鄉村、以示范校帶動普通校的支持體系。北京懷柔區依托科學城,引入頂尖科研人才進中小學,構建“科學家+教育家”雙輪驅動的育人模式。{p}“當前,小學科技教育仍然面臨著專業師資不足、實踐場所有限、課程資源碎片化等現實挑戰。”發布會上,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蘆詠莉表示。{p}在蘆詠莉看來,《意見》的出臺,為破解這些難題指明了方向。她表示,目前,北京第二實驗小學重點依托“教聯體”機制,引進了高校、科研機構、科技企業、場館等優質資源,在拓展教學空間的同時,構建開放、協同、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教育生態。{p}對此,中國科協科學技術普及部副部長任海宏表示,“科技館被稱為‘沒有圍墻的學校’,結合以往科技館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實踐,我認為科技館能在場景化的探究、前沿科技資源的轉化、跨學科實踐等方面,為青少年科技素養培育提供多維度的支撐。”{p}任海宏認為,在家教社協同育人體系中,科技館扮演著資源整合與需求銜接的關鍵樞紐角色,推動科技教育打破邊界,構建“校內+校外”協同育人生態。{p}據任海宏介紹,中國科協將中小學科技教育作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一項重點工作,目前正在研究制定《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(2026—2030年)》《中國科協“十五五”科普工作規劃》,謀劃助力中小學科技教育的思路舉措。{p}任海宏還提到,目前全國科協系統管理的實體科技館1150座,流動科技館763套,科普大篷車1849輛,全年服務公眾1.5億人次。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支持免費的科技館,從2021年的267座增加到2025年的448座。1274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,遍布各地、社會各行業,成為中小學生社會實踐重要陣地。同時,全國相關學會結合各自優勢,建設特色科普陣地服務中小學生,例如:中國物理學會建設近300所“蒲公英計劃基地學校”,定向免費推送優質科技科教資源;中國氣象學會建設129所“氣象教育特色學校”,開展校園氣象科學實踐和氣象科普活動;中國航空學會建設542所“全國航空特色學校”,加強航空科技的普及。此外,創新開展教師培訓,制定專業水平認證標準,主推“主題式研修”“骨干教師交流”“館校合作實踐”三個特色版塊,研發課程案例900余項,萬余名中小學科學教師和近40萬名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參加線下培訓。{p}2022年以來,全國科技館聯動1.4萬余所中小學,開展“科學之夜”“科技館大講堂”等場景式、體驗式活動4.8萬場次,今年共動員7359所中小學校、356家科技企業及科研院所參與,開展各類活動2萬余場次。{p}他表示,下一步,中國科協將繼續發揮好科技館在激發青少年科學興趣、提升科技素養、培育科技后備人才等方面的獨特優勢,加強校內外科技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、整合運用,做好全國科技館聯合協同,在課程開發和科技教師培訓等方面繼續深入推進館校合作,推動科技教育高質量發展。
@聯系我們
-應用內反饋:「我」-「右上角菜單」-「設置」-「反饋與幫助」
客戶24小時在線服務
2025年香港正版資料免費查看2024更新內容
運用全新的功能,讓使用更加安全便捷
757 羅定sb
鳩山由紀夫:日本不應干涉中國內政🔓
2025-11-16 推薦
294 188****1290
西安熱力回應市民索要熱損費🎽
2025-11-16 不推薦
227 152****4506
購買汽車遇到問題,去哪投訴最有效?🔴
2025-11-16 推薦
31 海上快遞員
《紅樓夢》香菱命運的推手☨
2025-11-16 推薦